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靈魂的靈魂深處

  • 日期:2005-04-01


標題:靈魂的靈魂深處

發佈時間:2005/4/1









作者 王安祈/國光劇團藝術總監

(本文預定刊載於本團五月國家劇院經典回顧公演節目單)



圖:《閻羅夢》關羽、曹操、劉備夫人等亡靈追著閻君,從靈魂的「靈魂深處」對人生發出徹底的詰問。



  《閻羅夢》修編過程中,我跟小平導演的精神耗損實非外人所能想像,因為我們共同與靈魂的「靈魂深處」幾度交鋒!



  離演出只有一個月,導演小平突然跟我說:「排著排著,總覺得三國輪迴這一段結束後,情緒猶有未盡,要補一段戲,補一段靈魂深處的反省剖析。」放下電話我足足呆了半天,關羽、曹操、劉備夫人,本來就是靈魂,靈魂還要來一段靈魂深處的剖析?這要怎麼編哪?



  一番深思,有了關羽曹操對於身後評價的疑慮以及劉備夫人「男兒書中作妝點」女性觀點的那一段戲。

演出前兩週,小平來電話:「三世輪迴之後,從李後主悽然一笑到書生閻羅參透天機冷汗淋漓,中間少一段戲,該讓三世所有的靈魂一起出來追著閻君對人生發出徹底的詰問!」放下電話我又呆了半日,所有靈魂的靈魂深處?



  一番思慮,寫下了「終天長恨怨無窮,今生已矣償來生;償來生、償來生,哀哉辛苦百年身」那一大段的眾聲喧嘩。



  演出前六天,小平又來電了:「李後主吞毒藥之前,真假閻君該有一段戲,各自舒發各自的人生態度!」這回我沒時間發呆了,馬上提筆深思閻羅王的人生態度!



  這是《閻羅夢》修編過程中的幾個小插曲,那時我還沒正式到國光工作,身分是這齣戲的藝術指導兼劇本修編,所以經常坐在清華大學研究室紙上作業,導演全權負責場上排練。而我跟小平的電話溝通,決定性的影響了這齣戲的結構佈局與主題內涵。



  這齣戲到底在講什麼?原本一個作品出來之後,所有參與創作的人應該都沒有發言權了,可是2002首演結束才一天,電子郵件已經塞暴了信箱,朋友或學生一再追問整齣戲的微言大義,我也只得試著把亞先先生和自己以及導演的靈魂深處做一番綜合剖析。而這必須從陳亞先先生的原創兩稿說起。



  這戲編劇是陳亞先先生,亞先先生不僅是原創者,更創作了兩稿,兩稿的結局還完全不同,一是夢醒後「回到原點、繼續求官、追求理想」,二為夢醒後「大徹大悟、因頓悟而隱居」。面對截然不同的結局,我的思考是:結局一定要「繼續逐夢」,這才是人生現實,也才是歷史真實。沒有人能從經驗中取得教訓,生命長河是由「一代接一代的循環重複」構成的,重複著理想,也循環著錯誤,人人都會搖頭輕嘆發出一聲「浮生若夢」的感悟,但是誰又真在夢中醒來過呢?如果醒來後大徹大悟,那就成了「宗教度化劇」了。因此書生醒來後依然故我,我從場次名稱上確立了「逐夢→入夢→夢境→夢醒→逐夢」首尾循環的過程。



  亞先先生兩稿都是兩世輪迴,目前的演出定稿則將兩版合而為三世輪迴,另加上女角,刪去彭越、英布等較不熟悉的人物。三世較符合一般觀念也便於戲劇鋪排,然而第一次響排之後,竟發現第二世以後就不新鮮了,我因而嚴肅思考整體結構的問題,務必要破除手法的雷同重複。這項結構性變局頗難構思,苦思多時,竟因電影《靈異第六感》得到靈感,設計了穿越陰陽的對照場面,更順勢引發真假閻君關於「才命、是非」的辯證。所謂「才有所偏,命有所限」,真實人生永遠無法兜攏成為一個圓,宇宙也如此,而也正因為「偏、限」,才能取得某種自然生態的「平衡」。最後老閻王提醒書生:「善惡只在人心,不在天地之間」,正是全劇在否定生命價值之後所提出的人生積極意義。生命的意義就在:明知人生沒有什麼必然的善惡報應,卻仍然堅持理想的追尋。



  不過,這些都還是為了答客問而強做出來的總結性說法,主題或許不是一兩句話能勾抉的,劇中每一個靈魂「靈魂深處的聲音」,或許才是最耐人深思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