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成功地說私情

  • 日期:2005-04-01


標題:成功地說私情

發佈時間:2005/4/1









  編按:施如芳,國立藝術學院(現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改為碩士,曾任《表演藝術雜誌》企劃編輯,為當前重要的戲曲編劇,「唐美雲歌仔戲團」歷年多齣新編戲(《梨園天神》(1999)、《榮華富貴》(2001)、《添燈記》(2002)、《大漠胭脂》(2003)、《無情遊》(2004)),皆為施如芳、柯宗明伉儷的作品。



本文內容原是她寫給王安祈教授的e-mail,經雙方同意後轉載。





安祈老師:

  衷心地要跟您說恭喜,並道一聲謝!我的這聲謝 ,是要謝謝您讓我們看見台灣京劇很新的可能性!

我和(柯)宗明、(唐)美雲看完《三個人兒兩盞燈》後 ,談起戲來吱吱喳喳的 ,心頭很熱 ,最一致的觀後感是 :這是深情繾綣之人的作品。





  身在冷漠的現代世界 ,大家(包括我在內)都安於理智冷淡 ,試看作戲的人拿什麼打動自己、說服自己 。客觀誠實地說 ,台灣舞台上這樣的作品不多 ,但《三個人兒》就有這樣的力量 !

尤其是上半場 ,那長篇的抒情 ,若非情感極其真切 ,是不容易讓普通觀眾安心看下去的 。藝術作品的情感如此之微妙 ,作者觀者存乎一心 ,很難言傳。 我們三個人不約而同地說 :《三個人兒》沒有強烈的戲劇性 ,卻能感動我們 。編劇嘔心瀝血的情感,加上導演體會入微的場面調度、演員稱職的演出 ,讓《三個人兒》很成功地展現了台灣京劇的新典型 ,那就是「說私情」。





  我相信《三個人兒》的產生和崑曲熱潮無關,那真真切切是安祈老師的味兒 !(趙)雪君有大功 ,她偶遇的那一絲雙月的情感 ,和老師您的本質、傾心相許的美感剛好是相契的 。所以因緣際會 ,成就了這麼一台編導演皆年輕的好戲 。



  美雲說 :「這齣戲不見傳統京劇的窠臼 ,很能吸引年輕人的心!」

從《三個人兒》的結局,我想我看到了您和雪君的孤寂。人要活過多少時間、經歷過多少世事後,才能真的會對生活、生命「認栽」呀!早幾年我還不真懂,現在打心底明白了——不完美但獨特,已經是人生難得的境地了。



  如老師在《閻羅夢》裡說的「才有所偏 」,如芳直覺「說私情」這個路子是安祈老師之特長 ,同樣這個題材拿給別人寫 ,不會是這個樣兒 ,這個路線在京劇裡應屬非主流 ,不知道老師做起來壓力大不大 ?但《三個人兒》的成績證明這個路線很值得走下去 !



  國光的年輕觀眾多得嚇人 ,我聽好多人讚賞演員好靚!



  可沒有這麼靚的題材和情感 ,這些很靚的演員是很難出頭的 。美雲特別稱讚陳美蘭全齣戲都很穩 ,深具大將之風 ——從《王熙鳳大鬧寧國府》她就特別看見陳美蘭。其實三位主角都很有得表現 ,我從未看過的王耀星也不謙讓於兩位前輩 ,這是劇本打造給廣芝的空間 。



  朱勝麗所飾演的湘琪,在我看來是三個宮女中最獨特的一個人物:她眷戀著皇上的一瞥青睞,乃至死後遊魂濕著髮絲、瑟縮著身子在宮中晃蕩的情節和感情, 獨特到震撼人的地步。這個活在恍惚(或想像)中的人物所給觀眾的想像空間,其實直逼以雙月為中心揮發出來的征衣情緣。



  我一直很在意台灣京劇能不能走出有別於中國大陸京劇的可能性 ,或許有些人會覺得我這個角度狹隘 ,以為我是本土教義派 !其實不是 ,京劇在台灣這麼久了 ,它絕對是道地本土的產物 ,一個有根的藝術在正常健康的情況下,本來就會因為創作者長於斯土而自然而然地散發獨特的味道 ,大陸不也有川味京劇或西北京劇嗎 ?即使京劇有大量堅固的程式 ,讓它的藝術情調「統一」感很重 要,但戲裡的情感思想卻不該被統一; 否則 ,沒品牌沒特色 ,我們要跟人家比什麼 ?



  一個獨特的編劇適時在對的位子上 ,可以走出一個完整的嶄新的劇種可能性 。



  恭喜《三個人兒》,恭喜安祈老師 ,恭喜國光,請再接再厲!



如芳 200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