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奇幻筆法實寫人生悲境的《閻羅夢》

  • 日期:2005-07-01


標題:奇幻筆法實寫人生悲境的《閻羅夢》

發佈時間:2005/7/1









作者 王安祈 本團藝術總監 《閻羅夢》演出劇本修編



  幽渺深曲的夢境,足以延伸日常想望,映照人情心性,人生種種不可言說情態,只有透過夢境才得窺視潛探,入夢乃成為戲劇常見的場景。《牡丹亭》女主角在夢中追尋到了現實中不可得的青春愛戀與生命自主,《閻羅夢》則深刻廣闊的藉夢探討人類歷史宇宙生命。



  漢代書生司馬貌,滿腹經綸卻屢試不中,他心有未甘,寫下怨詞,驚動天地。玉帝命他擔任半日閻羅,於是他秉公直斷審理陰間冤案,欲將天地是非重做仲裁。然而,結果呢?當真一切歸於圓滿嗎?



  戲的主題突破了「懷才不遇、激憤批判」的常見類型,直指向人的侷限性:人生永遠沒有周全,人類歷史也永遠殘缺,這正是人生永恆悲境。



  《閻羅夢》不是文學史上第一次指出人生困境的作品,「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多少文人在大自然永恆的對照下,更加慨嘆於人世的無常!其中只有蘇東坡,能以豁達超然的態度洞察天理人情,《水調歌頭》從中秋夜思念弟弟蘇轍開始,歸結於這樣的澈悟:「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自古以來,人生不可能沒有缺憾,就如同宇宙有陰晴圓缺一樣。東坡指出了無奈的現實面,卻用宇宙的永恆缺憾來寬慰人生的終天長恨,最後終以殷勤懇切的祝願為人生困局做出超解:「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閻羅夢》蘊藏著一樣的豁達智慧,然而戲劇終究不同宋詞,在三世輪迴的敷演過程中,悲歡離合一一具陳,弔詭的是:人生真實境遇卻要透過一場大夢才能看清了悟。人人都會說浮生若夢,誰在夢中醒來過呢?夢境竟是顯映人生真況的惟一場域。



  如果這戲的主題是指出人生悲劇性,那麼,生命意義在哪裡?這部戲意義在哪裡?



  正因為永遠看不透,所以永遠有期待,期待人間善惡有報是非清楚,而生命的意義即因此而體現。人生長河、歷史長流是由一代接一代的循環重複構成的,重複著錯誤,循環著理想。因為看不透,生命才有意義。浩渺蒼穹,深意無涯,或許正因個人不周全,才總體成就了宇宙的全貌吧,無數人生缺憾互補共造才構成「圓」,人生宇宙竟是這般弔詭的體現生態平衡。



  《牡丹亭》藉夢境傾吐出壓抑的時代人對生命至高的渴求,是浪漫的極至;《閻羅夢》則以奇幻的情節佈局,「如實的」攤開人生真相。劇場裡的戲夢人生,無論浪漫或寫實,都值得細細品味。



編按:本篇文章即為藝術總監王安祈據5月12日導讀內容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