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從國光《四郎探母》看「楊家將」戲系列

  • 日期:2005-10-01


標題:從國光《四郎探母》看「楊家將」戲系列

發佈時間:2005/10/1









作者 程玉鳳 世新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一、再現原味、賺人熱淚的《四郎探母》





  八月廿八日下午,國光劇場再度上演一齣膾炙人口的骨子老戲─《四郎探母》,當演到「見娘」那一幕時,只見四郎立刻轉身撩帶跪地,以急速的跪步向前緊緊抱住佘太君痛哭,久久不放,就是這一剎那,四郎隱忍十五年未見娘親的情緒全部宣洩出來,頓時觀眾的內心也感受到很大的震撼,不禁跟著掉下淚來。說來這齣戲已經看過不下百次,但這樣的「見娘」,卻是最令我感動的一次。中國傳統戲劇運用豐富的肢體語言詮釋劇情的特色,在此又得到最佳的發揮空間。千古絕唱的「坐宮」,唐文華、王耀星伉儷的對唱緊湊而精彩;接演四郎的王鶯華,英姿煥發,全身是勁兒,從別宮、出關、被擒、見弟、見娘、哭堂、別家、到回令,一氣呵成,引導觀眾進入悲歡離合的情境中,隨著劇情一起哭,一起笑,緊緊抓住了觀眾的心!我和妹妹玉凰的情緒都被翻攪到最高點,她說:「好久沒有這樣感動了!」。前教育廳長梁尚勇先生還特別請袁秘書轉達演出成功之意,可見當天觀眾對這齣戲的佳評。



  對於觀賞這次《四郎探母》的演出,本來我的興趣並不大。一來是我曾在高中時以這齣戲參加第一屆國劇業餘競賽得到生角特別獎,當時我非常認真模仿名角胡少安先生的身段唱腔,從出關到回令,所有拉雲手、吊毛、甩髮等等高難度動作,我樣樣都來,還不斷仔細揣摩劇情,融入自己的想法,果然得到滿堂彩,對於戲中每個動作細節都瞭若指掌,其爛熟度可知;二來是我在大學教授「歷史與戲劇」課程,雖不再粉墨登台,卻改以歷史的角度研究它與戲劇的關係,「楊家將戲專題」就是以《四郎探母》為例作分析,因而對這齣戲的體會更深,並瞭解這齣戲傳演不衰的原因。然而看過多次的兩岸聯演以及大陸各京劇院的演出後,我徹底失望了,覺得這齣戲已經完全被程式化,四郎的身段只是依樣畫葫蘆而且被簡化了,也沒有把劇情詮釋出來,看完絲毫不令人心動,我認為這齣戲已經不再有觀賞的價值了。我把我的想法告訴鶯華,也把我理想中的四郎說給她聽,沒想到聰明用心的她居然達到我這個觀眾的期待,不僅恢復原味,還更為動人,使我驚喜萬分,內心為之澎湃不已。



二、中國歷史文化衝突的化身─楊四郎





  在所有的楊家將戲中,以《四郎探母》最為觀眾所喜愛,演出頻率也最高,主要有三個原因:






    1. 闡揚孝思的主題思想:忠孝節義是中國傳統儒家思想道德觀的主軸,「孝」更是做人的根本,所謂「百善孝為先」即是。四郎雖被遼邦招為駙馬,娶妻生子,但他始終念念不忘家鄉,思念老母,「胡地衣冠懶穿戴,每年間花開兒的心不開」,正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寫照,所以他一得到母親的消息,立即不顧危險,深夜潛回宋營探望老母,可謂孝思不匱,令人感動。而鐵鏡公主被四郎孝心所感,盜令助其出關,可謂夫妻情深,有情有義。而後的見娘、見弟、見妻,都是從「孝心」這一念而發生,尤其在長久的分離後還想探母,更是十分可貴,獲得觀眾的認同。




    2. 呈現中國文化倫理道德觀念的衝突:四郎在戰爭中被俘後,就面臨一連串兩難的抉擇:是暫時隱忍苟活,以待來日報國,還是遵守「忠臣不事二主」的禮教而成仁?探母之後,在國家與親情的召喚下,是否不必信守與番邦女子的誓言回遼?徘徊在忠孝與信義、倫理觀念與歷史感交錯的衝突下,造成他陷於無止盡的矛盾中,無論那種選擇都會有遺憾,在兩邊親情都難割捨的情況下,加上人命關天,只能成全對公主的信義。這正是中國歷史文化的困境,四郎不過是這個文化衝突下的化身罷了,觀眾在四郎身上好像看到自己,對於他身陷矛盾處境的無奈是同情的。如果當時四郎一死也就沒有這些矛盾衝突發生,但是人生不應該只有一條路可以選擇,若能發揮個人的生命價值,豈不更合乎人道主義與人權觀念。




    3. 反映人民厭戰反戰的心聲:中國歷史上為了爭奪政權,戰爭始終不斷,造成骨肉分離,天倫遠隔,現代的國共戰爭,兩岸長期對峙,一家人變成兩國人,古代的歷史悲劇再度重演,多少老兵從青年盼到老年,直到四十年後開放探親才能重圓天倫之夢,代表兩岸對立的時代結束了,雙方終於可以聯演《四郎探母》,其歷史意義何等重大!這齣戲正反映人民的反戰厭戰的心聲,引起觀眾的共鳴,也是這齣戲在台灣盛演的主要原因。





三、因崇拜英雄而延伸衍釋的楊家將戲





  楊繼業原名重貴,本是五代時北漢主劉崇的大將,驍勇善戰,賜名劉繼業。宋太宗滅北漢,隨主歸宋,恢復本姓,又名楊業,頗受重用,屢立戰功,聲威遠播,有「楊無敵」的稱號。雍熙三年(986)宋遼大戰,楊業擔任第三路攻雁門的副帥,主帥潘美敗於飛狐口,卻逼楊業出戰,業不得已,相約在陳家谷支援,結果潘美等人早已撤軍,他力戰被俘,絕食三日而死。國家平白損失一員勇猛善戰的大將,朝野聞知皆憤慨扼腕不已,民間對於楊業被奸臣陷害而死,更是寄予無限的同情與懷念,當外患頻仍時,更加思慕楊業的英雄事蹟,楊家將戲就是在這個歷史背景與道德觀的批判下而產生。假使楊業沒有被奸臣害死,大概就不會延伸出這麼多虛構的楊家將戲了。



  根據史書記載,楊業有七子:延玉、延浦、延訓、延環、延貴、延昭、延彬,除延玉戰死外,其他都在朝為官,而以延昭功名最顯赫,延昭有三子,僅文廣對抗西夏較有名,所以史載自楊業到文廣只有三代。但是小說戲劇中,楊業有七子兩女,一養子八郎,其中四人戰死、四郎失蹤,五郎出家為僧,只剩六郎仍為國效命。六郎之子是宗保,妻穆桂英,生文廣、金花,文廣之子懷玉,共有五代,與正史不同。



  以這次國光劇團演出的「楊家將」戲系列來看,有《七星廟》、《狀元媒》、《金沙灘》、《托兆碰碑》、《五台山》、《佘太君抗婚》、《四郎探母》、《穆柯寨》、《擋馬》、《洪洋洞》、《穆桂英掛帥》、《楊門女將》、《楊金花》等十三齣戲,只有《金沙灘》、《碰碑》演宋遼之戰與楊業之死,與史實有一點關係,但碰碑的死法與正史不符,其他大部分是出自明代《楊家府世代忠勇演義》的虛構小說故事,與史實毫無關連,可說是「史無其人,無其事」,但他們又都與「史有其人」的楊業、楊延昭有密切關係,因此也構成楊家將戲的一部份,然而這些戲都與史實無關,也不合乎歷史劇的條件,是否意味著沒有什麼可看的價值?但是楊家將戲從元代至今仍盛演不衰,原因何在?



  原來民間對於歷史的發展結果通常並不滿意,於是自有一套根據傳說渲染衍釋而成的歷史版本,並塑造出心目中典型的英雄人物。人們在崇拜歌頌悲劇英雄之餘,以及惋惜遺憾的心理作用下,也希望對他們有所補償,所以把所有美事、功勞都集中在楊家將身上,如宋代的外患內亂都是楊家將平定的。楊業是英雄,其後代子孫個個都被描述成神勇善戰的猛將,在為國壯烈犧牲後,女將繼之而起,代夫出征,同樣為國家效命疆場,塑造出滿門忠烈的典型。《穆桂英掛帥》、《楊門女將》、《楊金花》等戲,突顯出楊家不僅男性是英雄,女將包括佘太君、八位媳婦、二女、穆桂英,楊金花,更是巾幗不讓鬚眉,這種男女平等的思想,相對於宋朝女性的地位低落,可說是最大的反諷。而《七星廟》、《狀元媒》、《穆柯寨》分別演楊業和佘太君、楊延昭與柴郡主、楊宗保和穆桂英三代的愛情故事,皆是女方積極主動追求自我的婚姻,突破中國傳統社會對女性的束縛。《佘太君抗婚》的太君,敢於對君王的不合理行為提出抗爭,使宋王自知理虧而賠不是,這都是走在時代最前端的思想行為,也正是楊家將戲的最大特色與意義。雖然這些戲都是虛構的,但其主題思想卻能夠表達人們共同心靈和願望,抒發人民的心聲,代表人們對社會的期待與理想,如男女平權的觀念不正是兩千多年來中國社會所追求的目標嗎?由於它與中國歷史文化的發展是相互呼應的,所以能打動觀眾的心,歷久而不衰。



四、結 語





  楊家將戲描述宋朝時代一個軍人家庭,不分男女,世世代代為國犧牲效命的故事,雖男子戰死於沙場,由女性以堅毅不拔的精神撐持起這個家,當外敵犯邊,她們就披掛上陣,為國效力,無怨無悔。它塑造了中國傳統儒家文化下忠孝節義的人物典型,呈現人性高貴情操的一面。為了補憾,楊業父子同時被神格化,民間為之立祠廟奉祀,各地有無敵廟、令公祠、六郎廟、楊文廣祠,台灣的寺廟中所供奉的「楊府聖王」、「楊府太師」、「六使爺」主神,就是楊業父子。基於同情、崇拜、與補償的心理作用,宋代以來的小說戲曲,歌頌楊家男將女將的神勇,誇張他們的功勞,使楊家將男女英雄的故事更具象化地深入民間,雖然與史實脫節,但看楊家將戲,可說是瞭解中華文化內部深層文化的最佳方式之一。